2月1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患者超過萬人,中國抗擊疫情進入了攻堅階段,消毒殺菌在這個春節(jié)成為了無數中國家庭的“開門第一件事”。隨著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的第四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療方案通知出臺,國外醫(yī)學界專家也在不斷探討治療方案、病毒消殺有效方法及其學術依據。近日,澳大利亞藥監(jiān)局(TGA)專家史蒂夫·克里茲勒(StevenKritzler)結合國內外科學數據及其本人的研究,明確地表示,冠狀病毒可以被一定濃度的葡萄糖酸氯己定產品(包括澳洲的如輝消毒紙巾)體外滅活。
圖為:澳大利亞藥監(jiān)局(TGA)專家委員史蒂夫·克里茨勒(StevenKritzler)
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化學名為雙氯苯雙胍己烷,在20世紀50年代初在英國研制,并于20世紀70年代被引入美國。氯己定具有抑菌,殺菌,殺真菌和某些殺滅病毒的特性。氯己定與葡萄糖酸反應,得到葡萄糖酸氯己定,多年的臨床數據表明適當濃度的葡萄糖酸氯己定用于皮膚消毒是安全有效的,國內1985年任家玲首先報道,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水溶液進行藥物注射皮膚消毒,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已于2002年推薦其用于手消毒1。
Steven列舉了兩項學術證據支持其觀點。第一,根據悉尼大學及皇家阿爾弗雷德醫(yī)院的臨床研究人員在2008年《麻醉學與重癥監(jiān)護雜志》發(fā)表的《氯己定——藥理學臨床應用》文章,研究發(fā)現濃度分別為0.01%和0.001%氯己定可有效地滅活(殺死)兩種不同的冠狀病毒。研究人員在總結中指出,氯己定可與皮膚和粘膜中的蛋白質牢固結合,因此其抗菌作用持續(xù)存在,使其成為用于手洗,手術備皮和放置血管內通道的有效消毒成分。2
列表中列舉了兩種冠狀病毒:
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virus:可傳播的胃腸炎病毒,氯已定滅活有效濃度為0.001%
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氯已定滅活有效濃度為0.01%
論文出處:Chlorhexidine–pharmacologyandclinicalapplications:AnesthesiaandIntensiveCare,Vol.36,No.4,July2008
其二,史蒂夫引用權威微生物學參考書Block一書的實驗數據,再次指出濃度為0.01%葡萄糖酸氯己定可有效的滅活冠狀病毒。
史蒂夫表明,由澳大利亞新星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皮膚用如輝消毒紙巾(SouthernCrosshandantisepticpaper)在根據使用說明用水沾濕后可產生濃度為0.0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由于其所含消毒有效成分(葡萄糖酸氯己定)的安全裕度大于等于100%(如輝消毒紙巾為0.02%,為上述可滅活冠狀病毒濃度0.01%及0.001%的2倍或以上),因此經過慎重的風險評估,史蒂夫確定如輝消毒紙巾可用于滅活人體皮膚及手部的冠狀病毒。
另外,
葡萄糖酸氯己定的相關效用還被收入世界衛(wèi)生組織《衛(wèi)生保健手衛(wèi)生指南》(GuidelinesonHandHygieneinHealthCare)中。
WHOGuidelinesonHandHygieneinHealthCare指南原文
指南顯示,葡萄糖酸氯己定對包膜病毒(例如單純皰疹病毒、艾滋病毒、巨細胞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體外滅活功效。葡萄糖酸氯己定已被納入許多手衛(wèi)生制劑中。含有0.5%,0.75%或1%氯已定的水性或洗滌劑配方比普通肥皂更有效。
隨著疫情范圍從國內波及至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數十個國家,防控形勢日益嚴峻,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史蒂夫在曾經接受的國外媒體采訪中特別強調了洗手的重要性:“冠狀病毒非常微小,因此口罩并不一定能完全阻止病毒傳播,建議經常洗手,使用消毒劑及時清潔周圍環(huán)境?!?
[1]黃淑萱,馬均寶,左亞沙,等.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皮膚消毒液消毒性能觀察[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9(27):187-188.
[2]:Chlorhexidine–pharmacologyandclinicalapplications:AnesthesiaandIntensiveCare,Vol.36,No.4,July2008
1、本網站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文責作者自負。
2、本網站鄭重提醒訪問者:請在轉載有關文章時務必尊重該文章的版權、著作權;
3、如果您發(fā)現有您未署名的文章,請立即和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加上您的署名或做相關處理。
4、如果您發(fā)現您的相關信息或資料在此轉載并且覺得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來函 3258500132@qq.com 通知我們,我們將在 第一時間進行更改或者刪除。
5、任何人在本站發(fā)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且請文明用語,否則后果由發(fā)表者自行承擔。